我為群眾辦實事 | 為有源頭活水來
位于平潭島外沿的蘇平片區月舉村,村民們翹首以盼的飲用水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加快建設中。這項由省財政廳推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不僅將徹底解決長期困擾全村1560多村民的飲用水問題,還將為這個村的鄉村振興發揮重要作用。
10月21日,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余軍帶領預算處、金融處等處室負責人冒雨來到月舉村,了解協調推動農村安全飲用水項目建設,并就財政金融聯動、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與基層干部群眾深入座談,提出要求。
月舉村是典型的海島缺水村,這里地形陡峭、川流短促,集雨面積極少,淡水資源極度緊缺,加之當地村財薄弱,區、鎮財力有限,供水基礎設施保有量遠不能滿足村民日常生活需求,更制約了旅游業等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為加快推進月舉村村民飲用水項目建設,省財政廳從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出發,在前期摸底基礎上,主動對接參與,通過制定方案、規劃選址,并及時撥付相應資金推動項目建設。按照“打井取水不少一米、管道入戶不漏一人、規劃預算不慢一刻”的原則,省財政廳密切跟蹤項目情況,督促加快項目建設,預計到12月建成完工。屆時,源源不斷的清涼活水將送達每一位村民家中,全村自來水普及率也將由45%提高至100%。
一根水管,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生活飲用水改造項目只是推動月舉村發展的第一股活水。下一步,省財政廳還將進一步加大對月舉村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支持其充分運用自身資源發展海島旅游,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為海島邊遠鄉村送去更多源頭活水。
在見證平潭農商行與月舉村簽訂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協議現場,余軍強調,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發展,產業發展要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做好規劃,腳踏實地加以推進;要用好用足政策,特別是用好平潭綜合實驗區各項優惠政策,充分發揮政策促進發展的效能;要加強財政金融協同,注重通過統籌兩個資源,形成推動鄉村振興的合力。
民生無小事,關鍵在落實。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省財政廳始終高度重視“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落實,將其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重要抓手和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行動。月舉村村民飲用水項目的加快推動,正是省財政廳一系列“點線面”項目落實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體現。